女性的价值,说到底,是社会用怎样的目光为她们“定价”。可在张艺谋的镜头里,这份价码被悄悄撕掉,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更古老的标签——美。不是精致的妆容、流行的脸,而是一种被岁月淘洗后依然发光的“圣化”特质:爱。她们或许不施粉黛、嗓门粗大、手掌开裂,却都在用同一股热腾腾的“爱”把日子焐暖,把人心焐软。
一、《红高粱》:我奶奶——高粱地里的“野爱”


九儿嫁进十八里坡那天,盖头没掀就被颠得七荤八素。镜头却先拍她一双红绣鞋,再拍她死死攥紧的拳头——那不是羞,是野性的蓄势。
对生命的钟爱:她一把推开麻风掌柜,自己扛起酒坊;高粱酒出缸时,她舀起第一瓢往火上浇,火苗“轰”地窜上天,像替她对天宣告:我的命,我自己蒸馏。
对家国的热爱:日本人来了,她把酒坛子当炮弹,一声“点火”,高粱地烧成火炬。那一刻,她不再是谁的媳妇,而是把山河揣进怀里的女人。
男女情爱:野合那场戏,没有海誓山盟,只有高粱叶子哗啦响。可许多年后,当余占鳌在炮火里喊“我奶奶”,天地都替他们补了一句——爱过,就是地久天长。
二、《菊豆》:染池里的“苦爱”
![]()
![]()
菊豆被卖进杨家染坊,像一匹被捆好的布,差点被扔进染缸淹了色。可她的爱,偏偏在最苦的水里开出了最艳的花。
对下一代的慈爱:天青抱着儿子看染布,她在一旁笑,笑里带着刀——“我要让我的孩子不再被卖”。
对生命的钟爱:她把染坊当成子宫,布匹翻滚如羊水。最后一把火烧了染坊,是分娩,也是超度:烧掉买卖,烧掉枷锁,只剩一个母亲在火里轻轻摇晃。
男女情爱:和天青的偷情,没有花前月下,只有染池边的喘息。可那喘息压过了封建礼教的锣鼓,成为最原始的宣言——我要活,也要爱。
三、《我的父亲母亲》:招娣——雪原上的“纯爱”
![]()
![]()
招娣穿着大红棉袄在雪地里追先生,跑一步,雪溅起来,像给爱情撒糖。
对情爱的执拗:先生被打成右派抬走,她包了饺子沿着山路追,碗摔碎了,饺子滚进雪里,她一个个捡,嘴里哈出的白气和眼泪冻在一起——爱,就是不讲价地等。
对生命的钟爱:四十年过去,她坚持用旧织布机给先生做寿衣,一边踩踏板一边哼当年的小调。木梭子“哒、哒、哒”,像心跳,也像在说:只要我还记得,你就不曾离开。
对祖国的热爱:先生教书一辈子,她守教室一辈子;黑板擦得干干净净,国旗升得端端正正。她把大写的“中国”拆成一笔一划,写进先生的备课本,也写进儿子的作业本。
四、《秋菊打官司》:秋菊——土路上的“倔爱”
![]()
![]()
秋菊腆着大肚子,一次次推开村长家的门,也推开千百年来“民不与官斗”的老理儿。
对下一代的慈爱:她不是为自己讨说法,是为肚子里没出世的孩子要一个“理”。
对生命的钟爱:寒冬腊月,她蹲在路边啃干馍,馍渣掉在棉袄上,她捡起来继续吃——不是馋,是想告诉孩子: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。
对国家的热爱:当她拿到盖着大红章的判决书,没有欢呼,只轻轻摸了摸肚子。那一刻,她把国家、法律、母亲三个词揉在一起,像揉一团面,蒸出热腾腾的希望。
五、爱的总和,就是女性的价值
![]()
![]()
于是,我们发现:
九儿的高粱是爱烧红的;
菊豆的染池是爱染透的;
招娣的雪地是爱踩热的;
秋菊的土路是爱一步一步量出来的。
她们没有统一的漂亮脸蛋,却有一张共同的底片——爱。对儿女的慈爱,让生命得以延续;对生命的钟爱,让自己得以站立;对家国的热爱,让渺小个体与辽阔时代握手言和;对爱人的情爱,让粗粝岁月渗出蜜来。